close

這個城市的人很多,可以去的地方也很多,但是卻很少地方是適合一個人去的。週間還好,週末最明顯。一個人吃大餐,最好的地方就是拉麵店,因為有長長的吧檯;一個人看電影,最好避開總是人來人往的東區與西門町,因為想趕快逃開。
也許這些都是牽拖的藉口,最根本的問題在於自己,而不是這個城市的人很多吧。


所以很喜歡去咖啡店,因為那是少數不會讓我侷促不安的地方。
從寫論文的時候就很喜歡去了。房間很小,窗戶對著陽台,看見的是對面那棟的窗戶,還有一排的衣服。常常背著電腦和書出門尋覓一間有大窗戶的咖啡店,不過都是憑那天感覺決定目的地:想要中午出門,去一個黑黑暗暗又有熱鬧音樂聽的地方,就會去鹹花生;想要對著落地窗外的天空發呆,就會去cozy;預算不夠,就會去北義(但是一定要窗戶邊那個位置才會進去)。不背電腦的時候,轄區會擴大到台大旁邊,泡完還可以一路慢慢晃回家。


這樣想來,最常去的應該是立斐米緹吧。
立斐米緹沒有大大的窗戶,木頭骨架,水泥地板,不是很特別的裝潢,但是一拉開門,整間店有一種安靜的氣氛。有時放lounge,有時放jazz,有時放英文老歌。那隻臭屁貓很喜歡坐在廁所外面的麻布袋上。到店裡的人和店員好像都認識。
我通常不坐吧檯對面那整排兩人座,一進去就塞到最裡面的位置,這個毛病很壞,店員也記得,只有在老闆炒咖啡豆的時候會被建議要不要坐外面,因為裡面很熱。


那是後面窗邊的位置,窗外隔著一些距離就是牆壁,看不見天空,沒什麼view可言。
但是我很喜歡這個秘密基地。
店員過陣子就會過來,不干擾人的加一下水,我喜歡看他走路的樣子。快要下雨的時候,天色變暗,牆壁會漸漸變黑,夾雜著雷聲。雨落下來,大大小小的潑上窗戶,時間變的很慢,一切好像抽離了,我在這個角落,繼續放空和打字。
離開的時候,還會外帶一身烘過的豆子香味回家。


畢業之後變的比較少去了。


前幾週的週末想去看書,站在店門口下巴掉到地上--鐵門沒開,連扛棒都不見了。這陣子師大被衣服店蠶食鯨吞,難道連這裡也要消失了嗎?到批踢踢問知道搬到中山站,鬆了一口氣,打算等開幕再去坐坐。
於是這個週末背著電腦出門,計畫到那邊打一些逐字稿。新店有點lounge bar的感覺,在出了大太陽的午後,四桌客人大多都是中年婦女,有的還推著嬰兒車。menu多了三明治和漂亮蛋糕。咖啡味道一樣。店員變多了,卻沒有熟面孔。
越來越多人進來,還有人在等位置。鬧烘烘的,只有我是一個人。
於是把電腦關掉,就離開了。




DSC02441.JPG DSC02814.JPG DSC05767.JPG




有些失落。


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
一去不復返。
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ラム 的頭像
ラム

°o♡ 小羊咩咩叫 ♡o°

ラ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